未到中秋节,各商店的货架上已摆满了佳饼,大多包装精致,有的以至有了“艺术品”的感觉,令人啧啧称奇。而佳饼的“内容”从豆沙、莲蓉、椰芸、百果传统的四大金刚,老早已经超出金腿、双黄的所谓“高档品”,直达鱼翅、鲍鱼、燕窝以至冬虫夏草等“奢侈品”。
可谁知,半个世纪前,上海市的平民是怎样吃佳饼的吗?
幼时家居老城厢,左邻右舍全都是后代诸多的大家庭。临近中秋节,斗蟋蟀和吃佳饼是咱们的最爱。记得有一年,叔叔送我一只头阔项宽腿粗且长黑得发亮的“乌将军”,与同伴相斗,每战必赢,竟赢回十数只佳饼。这佳饼大多是苏式的,若有包了一层油纸的,那就是我极喜爱的潮式佳饼了,老城厢里的人都认一只叫源诚的牌子,惋惜如今看不见了。而“杏花楼”佳饼,只是听过,却未尝过。
有一次,一位小搭档输了一只佳饼,不知怎地让他妈妈晓得,傍晚找上门来。我赢佳饼的事终被家长发现,不光退还了每一位佳饼,还挨了一顿打。而我已吃了一只同学妈妈自制的佳饼。最后以我妈妈买了一只苏式佳饼相赔了事。这只自制的佳饼,是我吃到的第一只“百果”佳饼,我依稀记得同学妈妈的做法:将发好的面粉搓成条,摘成剂子,揿平,包入肥膘、糖冬瓜、青红甜丝、蜜饯、蜜枣等制成的馅,再将这个像包子一样的东西轻轻按成厚饼状;大铁锅中间倒人一大碗水,再顺着锅壁刷一层菜油;将厚饼逐个贴在锅壁上,在炉子上加盖烘烤。过了一段时间,揭盖后用小铲一铲,一面焦黄,一面洁白的“佳饼”出炉了,入口又香又脆又甜。